启灯网|按月按天配资官网|正规实盘炒股配资网

沈阳炒股配资 郑雅君谈《去家访》:劳动对成长的价值被强烈低估了

发布日期:2024-12-11 22:42    点击次数:54

沈阳炒股配资 郑雅君谈《去家访》:劳动对成长的价值被强烈低估了

考上二本甚至专科,在某些地方是“全村人的骄傲”,和考上名校一样,要付出举家之力才能实现。学者黄灯通过一次次在不同省份实地探访,在新书《去家访》里呈现出乡村教育的匮乏,以及底层家庭为之付出的艰辛和代价。

《去家访》里呈现的乡村教育场景,同样令90后青年学者、香港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雅君感慨。在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读硕士时,郑雅君就注意到一个显而易见但却无人研究的现象:社会出身弱势的学生,即便通过加倍努力进入最好的大学,毕业时劣势依然明显。通过对北京、上海两所名牌大学毕业班62名学生的深度跟踪访谈,郑雅君写成《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发无数关注,一年内再版8次,众多学子主动联系郑雅君,向她倾吐成长中的隐秘困境,她也得以了解更多底层家庭的学生在阶层跨越之路上的坎坷。

郑雅君的研究方向是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之前就关注黄灯的非虚构写作。读完《去家访》后她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从教育学和社会学角度,谈了自己的感想。

首先是一个人,才是一个学生

第一财经:《金榜题名之后:名校大学生的出路分化》一书出版后,你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很深,你说,那些出身弱势家庭的访谈者“真的是吃尽了苦头,才能来到这里(名校)”。如黄灯所言,二本在“高校鄙视链”中是底端,但读了《去家访》我发现,对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考二本甚至大专都那么难,同样要靠整个家庭用尽力量“托举”才能实现,这让我非常震撼。大家都知道名校分数高、录取人数少,容易对“寒门贵子”产生共情。底层家庭子女考上二本的艰难,在公共层面好像是被忽视了。

郑雅君:我同意。虽然《金榜题名之后》是研究名校大学生,但这几年因为我先生工作和做研究的缘故,我也接触了不少二本学生,我们收集他们的自传时发现,他们的成长背景和《去家访》里的学生相似,考上二本、专科对他们的家庭、家族乃至村子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是骄傲,升腾起很多希望。他们教育经历当中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被忽略、被遮蔽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制度是高度选拔性的,有种英雄不问来处的感觉,重要的是你到底来没来,不会有人关心你经历了什么才来到这里。

《金榜题名之后:名校大学生的出路分化》

郑雅君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1月

从我本人来说,一直关心教育均衡问题,知道二本学生的情况,所以看书里讲他们的教育之路有多么陡峭和艰险,也很感动,但更让我非常震撼的是,黄灯老师真的是把自己放得很平,把自己真的融入了她的学生的生命脉络,这种阅读感受在书里随处可见。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她没有以研究中很常见的研究者的他者视角,或者以某种高高在上的、俯视众生的身份出现,而是真正走出师生关系序列,走进学生家里,和他们心意相通,以绝对的诚恳来做这样一件事情,这也让我非常佩服,非常受教育。

第一财经:确实,很多关于大学生的访谈和社会学调查基本都集中在大学生本人,像黄灯一样回到他们生命的原点、深入家庭的调查和访谈很少。从社会学研究来说,这种形式的访谈好处是什么?对你的研究又有什么启发?

郑雅君:好处当然很明显了,就是能够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理解他们,而不是从学生这样单一的社会角色去理解,因为他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学生。回到成长现场才能够理解他们在学校的状态,或者说在学校中的一些选择为什么是这样,他们的力量又从哪里来。

这种研究方法给我很多启发,我觉得研究者都应该看一看《去家访》,然后会知道,你非常单一的信息来源,或者说非常局限的视角,甚至可能连人都没见到,在只有数据的情况下得到的知识和结论,会有多少偏颇和局限。

《金榜题名之后》出版后,我收到很多读者反馈,也很感动。今后,我不仅是做理论建构工作,而是要去做一些像黄灯老师这样更加切实的实践。比如阶层向上流动时,需要有些机制去支持、缓解低阶层的人在文化差异上的伤痛和挣扎,接下来我会做更多这种应用性的研究。

另外,我还在做县中研究。今年元旦前夕,我带着小伙伴们一起回到了甘肃老家的一所高中做了前期调研,我也是非常震撼,调研结束后就发心,等我从美国访学回来,明年要回到那所高中做半年田野调查。看了《去家访》,我更加坚定和确定了很多设想。

《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2》

黄灯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2月

第一学历歧视合法性从哪里来

第一财经:你在《金榜题名之后》里也访谈了很多人,和他们做了很坦诚而深入的交流,看《去家访》的时候会不会想,要是当时也能去他们家里看看,最后的呈现会更好?

郑雅君:这两天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其实当时我的访谈也很长,也有很多类似《去家访》里的故事,但最后写作时,省掉了非常多个案的驳杂的生命经历。因为社会学研究追求发现规律,有理论贡献、概念上的进展,我没有办法同时呈现很多个案,不得不做一些剪裁,这也是一种权衡。

《去家访》是非虚构写作,里面分析性的东西比较少,不做很多所谓的归纳,也没有揭示什么规律,论证什么理论,就是讲述,这是社会科学研究和非虚构写作在文体和工作方式上的区别。黄灯老师要发表议论的时候,通常会以破折号开头,比如正敏和她聊着天,突然找出高三时用过的200多支中性笔,全部倒出来时她被震撼了,就用破折号开头写了一句:“如果不抵达现场,这些淹没的场景,正敏永远不会提及的细节,将遮蔽在我的时间之外。”寥寥几句议论,我已经收到了她想要传递的信息。从这个角度说,黄灯老师也是相当谦卑的研究者,非常克制。

第一财经: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大学生工作难找,用人单位更把第一学历作为就职筛选的重要标准,第一学历歧视现象也引起很多关注。结合《去家访》中呈现出的落后地区乡村教育薄弱,还有你做的研究,你认为强调“第一学历”是否带有精英的傲慢,因为只看结果不看原因,会忽视很多结构性问题?

郑雅君:对第一学历歧视,我的看法是,它是市场经济之下的一种省力办法,从堆积如山的候选人简历中,可以快速选出雇主想要的人,只是想省时间而已。当然这种行为多少也存在一点精英的傲慢,因为人类所谓的鄙视链是滔滔不绝的,总要给同类搭起某种边界,显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但是,如果你去问一个HR,名校和非名校的应聘者是不是就有黑白分明的能力分别?他要是说真话,会承认大部分情况下不见得,并不相信第一学历好的人就要比第一学历不那么好的人,在本质上能力强很多、聪明很多。HR用第一学历来筛选,对他来说,是一个程序上的合法性,让他以最短的时间把工作完成。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可以去做一个社会学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很难苛责HR,更需要追问他们用第一学历筛选简历,大家也普遍接受的行为,合法性从哪里来?这才是更重要的。

消解优绩主义狂热的一剂良药

“不对!吃完饭再测才准呢!”张阿姨不服气地回了一句。

谁能想到,那个冬天里热腾腾、甜丝丝的红薯,竟然是健康的小能手?红薯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十余种微量元素,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它不仅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寒冷,真是冬日里的一抹温暖。

第一财经:确实,以前我也觉得,一本和二本分数差距很大,认同某些筛选。但是书里有个学生告诉黄灯,他那届县一中共有1600多名考生,后来只有20来人考上了本科,这背后其实是“县中塌陷”的生动体现,更别提里面讲到的乡镇初中教学,很多老师完全不负责任,这种情况下,学生怎么能考上好高中,进而进入好大学呢?由此展开,对于当下非常强调的“优绩主义”,我们是否也应该有所反省?

郑雅君:对,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去家访》带给整个社会的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就是它让我们看到,在这样的环境同样可以长出好孩子,这些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绩主义”定义下的“优秀孩子”不具备的优势,比如会劳动、有韧性,尤其是劳动带给他们的价值被强烈低估,因为nobody cares,觉得挖扇贝、织网这些是“脏活”,收入低也很正常。

特别是在城市里长大的人,已经很适应市场主导的生产与生活,社会分工非常细,商品经济也很发达,什么东西叫个外卖就可以送到。至于是谁给你送来的,外卖员经历了什么,即便他就在你的家门口,他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在你饿的时候送来吃的,生病的时候送来药,但我们只关心送来的东西,不会去关心外卖员本身,甚至有人觉得他们本质上和无人机没什么区别。

这种情况下,人就很容易把别人工具化。比如有些高校导师要求报考他的学生,必须先保证读研的时候不能结婚生子。从老师的角度,可能是他的课题耽误不起,但那些导师也在非常单向度地看待学生,他们就像一台打印机,不能出岔子,必须处在良好的保质期。

跳出单一的视角,比如说去看看《去家访》里学生的故事,再想想这样的导师,是不是觉得有点搞笑?所以黄灯让我们看到,每一个人都是有来处的,背后可能有很多像修轮胎的、养猪的,很多这样奋斗不息的普通家庭的托举,才能站在一些地方。

这种访谈形式也补充了我非常久违的历史感,上一次让我在阅读中勾起了这样触动的,还是安超的《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只不过那本书集中在自己的家族,《去家访》的口径更宽,是不同地方的学生,写作也没有那么学理化,读起来很愉悦。

从这个角度说,《去家访》是消解优绩主义狂热的一剂良药。

《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

安超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7月

应该重新认识“底层文化”

第一财经:刚才你说到劳动对人成长的影响,黄灯去家访的时间是2017~2022年,这也是“双减”政策出台前,整个社会对课外补习特别推崇,城市“鸡血家长”尤其疯狂的阶段。《去家访》中的受访家庭基本都处于社会底层,父母为了生计各种艰难打拼,没时间没精力更没钱参与“鸡娃”。但是他们的家庭展现了另一种“教育资源”,让孩子从小参与劳动或家庭小生意,知道生计的艰难,学会如何与社会打交道。因此这些学生展现出来的责任感、务实、朴实以及生命的韧性,才非常打动人。黄灯也重新思索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作为教育学学者,你觉得这些非常传统的家庭教育,在当下是否还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郑雅君:其实校外补习的风刮得很热,早就从城市辐射到了乡村,那些年农村学生也有在补习,他们的父母也会运用一些策略,提升小孩的成功概率,只不过因为访谈时孩子已经读大学了,可能就没谈这些。

所谓中产家庭教养里,先天缺失的就是书里讲到的自然教育,还有就是书里描写的传统仪式带来的礼俗文化规范、敬畏,等等,也在大面积缺失,因为城市中产家庭脱离了原来生长的社群,已经原子化了。

虽然中产阶层家庭有更多钱去报班、购买教育产品,但问题在于,一个好孩子到底是怎么被养育的?是不是有教育产品就够了?从直觉上我们都知道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很多东西不是商品化后就能买到的,比如蛙声、田野里的嬉戏、传统大家庭互助的家风,等等。所以城市里很多小孩是悬浮的,因为他们没有接地,也不劳动,就容易对生活失去敬畏。

但是,像正敏那样的孩子,在很多家庭成员都拉胯的情况下,妈妈还能一个人把家庭维系起来,她知道妈妈多么难、多么伟大,这种孩子对生活和劳动就是敬畏的。城里的小孩基本不存在这种生活情况,再加上有些父母还会灌输类似“学习不好你就去扫大街”的观点,更滋生了他们对体力劳动的鄙视。

还有何健妈妈,她也是非常传统的女性,长嫂如母,很辛苦,对大家庭付出也很多。但她又蛮有获得感的,没想到在自己的生死关头,全家族的人都愿意用所有力量去救她,觉得一辈子没有白白付出。书里很多人像何健妈妈一样,还生活在传统的文化中,他们的人生,很多读者看了会有三分羡慕。

相比之下,城市家庭是从前现代社区传统中剥离出来的,脱开了传统的“胞衣”到处迁徙。从这个角度来说,就能理解中产阶层的焦虑了。乡村的人有土地可以守望,随时可以把自己接在一个更广的传统脉络当中,但城里的中产家乡回不去,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就通过“鸡娃”试图保持阶层不往下掉。

所以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要切实考虑城乡纽带重新连接的议题。因为在我们的教育里,一直在体现身为城里人,或者说来到城市的幸运、赢了别人,乡村就是落后。但是你看了《去家访》,还会这样认为吗?会有很大的震动是吧?然后就会发现,中产进城之后的很多困扰和焦虑,就是因为丢掉了一些东西。所以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实践一种城乡融合的生活,尤其是如果你还有乡土的历史,应该把这一段历史抬起来,这样所谓城市中产的很多焦虑,可能就迎刃而解了,知道还有另外一片天地,不照城市套路教育孩子,最后孩子照样长得挺好。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不管小孩在什么样的家庭,都各有所得,生活以别样的姿态在教育他们。

第一财经:现在很多中产家庭都重视家庭文化优势,从这个角度说,是不是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才是“文化资本”?

郑雅君:文化一词在西方语境中有两个含义,一是高雅的文化才叫文化,还有一个是所有人用的概念、符号、象征系统、语言、讲究、规范,等等,都叫文化。在中国传统典籍中,“文化”也是有高度精英的意味。

文化资本是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但他其实是说,相对来说低阶层没有学校教育要求的文化,如果把这些文化说成主导文化,低阶层才是没有文化的。

现在烂俗的所谓“文化资本”概念,是因为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也隐含着低阶层就是没有文化这样一种假设,所以轻看他们。这是概念在翻译和使用中造成的错觉,进而形成相互鄙视。

但是通过实地走访,黄灯以非常细腻的笔触,给我们展示了另一部分人的文化是怎样真实存在,它的样貌是怎样,不是可以被轻易无视的。她编织出了非常具象的、有实感的一个个文化场景。包括在那些家长身上你会发现,并不是所谓的没有文化,他们在教养上就没有思路,特别是那些妈妈,我看了非常触动。

所以,我觉得是时候去重新思考、重新认识那些长期以来被视作底层人的文化,比如学者程猛就提出过“底层文化资本”,现在我完全理解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绝对不是说底层人没文化,也不是说应该向高阶层学之类,而是在诘问社会的评价,应该由什么样的人制定出来。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彭晓玲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相关阅读 三部门:小学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

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119 昨天 10:29 生育支持新政来了,相关板块集体大涨,这些方向值得关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在生育服务,育幼服务,教育、住房等方面做出任务部署。

159 10-29 10:01 中办、国办:提升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占比,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意见》强调,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统筹领导。加大博士研究生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稳定支持机制。

238 10-20 18:14 北京顶尖中学的精英学生,如何通过教育实现家庭阶层复制

《学神:走向全球竞争的中国年青精英》填补了中国乃至东亚社会里精英青年成长研究的空白,它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来自精英家庭的青年,如何通过教育这条道路,成功实现阶层复制,并占据优势。

152 10-11 07:55 科技创新与高校在教育变革中的作用 ----破解成果转化难题,探索AI赋能教育的未来

近日,在全球科技巨头聚焦教育创新的背景下,教育领域的科技转化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2024年10月,韩国宣布推出首个“智慧课堂全国计划”,力图通过科技手段改善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现象。同时,美国也在积极推动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发布了《未来教育AI应用指南》,提出要在未来几年内大力发展智能学习系统,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这些国际动向反映出全球对教育系统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作为回应沈阳炒股配资,中国教育部近日也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教育科技创新示范项目,进一步推动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然而,如何克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教育实践,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聚焦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挑战和解决路径,分析基础研究在教育系统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并对未来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驱动教育变革进行了展望。

16 10-09 23:4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相关资讯

按月按天配资官网

TOP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启灯网|按月按天配资官网|正规实盘炒股配资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